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精神,引领濮阳籍青年学子返回家乡“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团市委紧抓暑假关键期,提前谋划、统筹部署,市县协同实施2025年暑期濮阳籍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学子成长发展搭建赋能平台,为助力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健全组织发动联络机制,助推社会实践走深走实。团市委在联动组织、人社、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基础上,今年首次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残联实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印发《活动方案》《工作指引》,并专门开发残疾人大学生实践岗位,着力拓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覆盖面。建立“传帮带”联络培养机制,择优选拔大学生班干部、青年岗位能手组建“帮帮团”,定期联络帮扶返乡实践大学生,帮助其尽快掌握岗位所需技能,着力实现大学生实践成效提升和实践单位力量补充的双重目标。成立“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联络站,定期倾听建议诉求,组织思想交流,解决困惑问题,着力营造良好实践环境,确保学有所获、践有所行。
搭建岗位锻炼多元平台,助推社会实践见行见效。为确保暑期“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规范高效开展,6月下旬,团市委启动实践岗位征集工作,面向328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摸排用人需求,精准挖掘并通过“青春濮阳”“创青春”“向基层报到”发布实践岗位1630个,坚持“因需设岗、按岗招人、双向选择、属地管理、就近就便”工作原则,共招募协调1133名返乡大学生有序参与政务实践、基层治理、助弱扶残、科普宣传、企业服务等社会实践,有效服务大学生实践锻炼、成长成才,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培育青年人才。
深化多维思政育人内涵,助推社会实践入脑入心。市县乡三级联动,招募返乡大学生组建“晨曦”志愿服务队,在基层治理各领域发挥青年作用、彰显青春风采。“‘晨曦’萌娃”暑期公益托管点亮孩子多彩假期,激活“晨曦”驿站阵地作用,设置“1+X”特色公益课程体系,开设课业辅导、文明礼仪、经典国学、健康科普、心理辅导等30余门公益课程,210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服务2500余名少年儿童安全充实快乐过暑假,真正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社会实践主题团日活动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紧扣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要节点,相继举办红色主题观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寻访、“知家乡爱家乡”主题观摩、国防主题研学、实景剧排演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助推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志愿服务+”模式赋能学子成长成才,组建2025年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微信群,通过线上招募、线下服务等方式,先后组织2200余名返乡大学生参与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进基层志愿讲解、家庭困难青少年救助实地家访、安全出行文明引导、青少年暑期自护教育、青春“碳”路生态环保实践、文艺乡村行、“智慧助老”志愿服务等活动440余场,大学生志愿者用行动奏响实践乐章,用专业赋能基层治理,收获了成长,赢得了肯定。
下一步,团市委将始终紧扣全市发展大局,紧贴青年成长需求,紧抓服务举措落实,持续擦亮青年志愿服务品牌,用好寒暑假返乡大学生志愿力量,创新社会实践形式,拓展社会实践内涵,健全社会实践机制,以更加悉心的服务助力青年发展,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服务中心大局,用实打实的业绩助力濮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学子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